. r* z2 F8 z% L0 i! O5 T, b4 X2 Y) J& P
财税[2007]90号 ) Q$ r- n4 |7 i" j! m& T 9 f& `6 i! Q6 H4 v% K0 H" z4 j5 R3 Z- X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9 v( O3 @& u9 x6 u. {* f: C
" z x" ]3 u* @8 r$ V; ]; e经国务院批准,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 l' x6 R$ ]. t$ e$ Z 9 Q# t! Y9 J* I, X2 W 一、取消下列商品的出口退税 $ I! J- n8 @* p8 U
, N; { n$ }) ~: Y
1.濒危动物、植物及其制品; . v( v" N7 ]& k3 R4 V6 F
2.盐、溶剂油、水泥、液化丙烷、液化丁烷、液化石油气等矿产品; # S* J9 X) E" E- q
3.肥料(除已经取消退税的尿素和磷酸氢二铵); 1 c7 d* v3 p9 N8 Y ]6 C7 {
4.氯和染料等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除外); + y" Y/ P- f2 U
5.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碳产品; 8 G) T% p! v+ ?9 d9 U6 @
6.皮革; # ]" X) x/ [7 u9 L1 V 7.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 , L2 C& Y! f1 @ 8.一般普碳焊管产品(石油套管除外); : t$ M! T1 n! z3 }) U 9.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 5 w, \/ h a) `' w2 M0 b7 Y$ r. x 10.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 $ p2 [$ s: } X8 y& E
具体商品名称及税则号见附件1。 - v# _6 S+ s8 f( \8 ~ U5 c+ b
! ]' K: O1 M1 r
二、调低下列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 I Q# x6 L3 N+ w2 m; U: I, }4 X2 R + M6 q' @( r: w; h; w2 ?3 s 1.植物油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 U# |6 ^4 Y. V6 g, Q- i
2.部分化学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9%或5%; : D# E6 ?" r! ~+ p! E2 c: g8 O 3.塑料、橡胶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 Z4 t: o& l, {. W& \' z' O
4.箱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其他皮革毛皮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 } w1 z% R. v9 }9 s 5.纸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8 L* w! _1 x6 k( e 6.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 / t( `, {0 c4 q1 G3 C
7.鞋帽、雨伞、羽毛制品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 , d6 w3 F( I1 M
8.部分石料、陶瓷、玻璃、珍珠、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 \3 y+ d: k2 p9 }
9.部分钢铁制品(石油套管除外)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海洋工程结构物增值税实行退税的通知》(财税[2003]46号)规定的内销海洋工程结构物仍按原退税率执行; 0 e z" j7 L# r8 g
10.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除已经取消和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以及铝箔、铝管、铝制结构体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6 H3 ^) |+ q/ H5 X% V8 O' S5 y 11.刨床、插床、切割机、拉床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柴油机、泵、风扇、排气阀门及零件、回转炉、焦炉、缝纫机、订书机、高尔夫球车、雪地车、摩托车、自行车、挂车、升降器及其零件、龙头、钎焊机器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9%; * P8 C1 T. \8 B0 u3 V$ f
12.家具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或9%; 6 E( n8 [' n0 {$ z) D* o 13.钟表、玩具和其他杂项制品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 ( H+ a0 `+ _/ y& R' { 14.部分木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5 q1 Q G4 ?" f W
15.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 ?# Z7 ?" U% [7 C! j5 k8 o 具体商品名称及税则号见附件2。 % H$ w% C: o r: q, Q9 u- e
/ ?- Z! x7 y" h) t. J) x 三、下列商品改为出口免税 ; ?' S7 e$ s7 _1 X# g1 ^ T
3 [5 s3 T4 z4 P; z' ?$ k8 |& A' S5 j
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印花税票等。 2 a! C) h; Q) Z+ J 具体商品名称及税则号见附件3。 , k; I& E. y' |2 X! R$ ^5 `# j0 ]: ]; M1 [6 {8 y% G
四、执行时间 - _, S+ g6 ?1 \% N. s4 C# l 2 `1 e$ h( _% P1 K7 D 以上商品出口退税率调整自2007年7月1日起执行。具体执行时间,以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1 M1 ]% F8 z$ @+ c5 P5 v4 P6 y
出口企业在2007年7月1日之前已经签订的涉及取消出口退税的船舶出口合同,在2007年7月20日之前持出口合同(正本和副本)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对在2007年7月20日之前未办理备案手续的,一律按取消出口退税执行。 # @/ \% ]) E- X+ o7 r0 ]
有对外承包工程资质的出口企业在2007年7月1日之前已经中标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或已经签订价格不能更改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所涉及的出口设备和建材,凡在2007年7月20日之前持有效中标证明(正本和副本)或已经签订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正本和副本)及工程概算清单,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对在2007年7月20日之前未办理备案手续的,一律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执行。 4 x$ j, X- ~; U' N5 M5 Y; j3 c( c
特此通知。 / I7 ^" l/ d( R# y* T$ K2 I
- `3 i3 k+ w# P( C5 E8 x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 i& I% [. d3 Q3 H8 h
( g- a) m$ M7 ~2 H5 t" g
二〇〇七年六月 日 . z! t( ?& `' ~3 i D5 |0 f3 [- N* Q# J+ w; K P9 C8 L0 ~3 {* N' N
附件一: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 # x4 @6 L- E3 q, B$ R 5 G, C, L q* C0 }) W( {- x 附件二:调低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 ) g6 p9 y! Z/ k# D- C5 U, _ : m- b/ t5 s# z1 a# j) } 附件三:改为免税的商品清单 + k# q/ i! G: W0 G
$ K# y( Y" Y% b% b; O/ ?作者: CGRWW 时间: 2007-6-20 10:24
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有关情况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 u8 O9 o1 ^1 l% `" \/ T& x6 C C& b; s
记者: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b" c& ^9 h, o2 G
, m. `( n5 e; U$ X3 C7 B8 M4 u
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工业结构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市场销售更加旺盛,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就业人员增多,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依然突出。 / o4 H5 ]2 o) }- L & o7 l) t0 o) U; h4 W 据海关统计,2007年1-5月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 t3 W, S+ K# C. o- D: d- k( x
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不仅加剧贸易摩擦,而且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同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q6 d$ e7 `8 f& P/ r
8 ]: A. B8 i( R$ Y
记者: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k" ]5 \9 F4 F2 G8 B 0 ~+ a8 f; W& F; L" b 答:这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G) w: q& H2 u- D4 v5 n
- m9 h' Y; ^8 n 一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濒危动物、植物及其制品,盐、溶剂油、水泥、液化丙烷、液化丁烷、液化石油气等矿产品,肥料,氯和染料等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除外),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碳产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一般普碳焊管产品(石油套管除外),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 - d. D; d+ O' \8 N( @' r4 m5 x k. X8 v* e) F6 i
二是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植物油,部分化学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箱包,其他皮革毛皮制品,纸制品,服装,鞋帽、雨伞、羽毛制品,部分石料、陶瓷、玻璃、珍珠、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刨床、插床、切割机、拉床,柴油机、泵、风扇、排气阀门及零件、回转炉、焦炉、缝纫机、订书机、高尔夫球车、雪地车、摩托车、自行车、挂车、升降器及其零件、龙头、钎焊机器,家具,钟表、玩具和其他杂项制品,部分木制品,以及粘胶纤维。 " Z/ ~5 X' h' E- X, h5 n' X 5 C# {0 e# E( r" h 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4 x" j; E3 d: c& L }+ x3 ]! U1 K5 f
O9 [4 Y" M1 j$ ^. z8 j 具体政策内容及各类商品出口退税率的具体调整情况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可查询财政部门户网站。 8 \ j3 m* _5 z1 {/ x, M6 I6 b! [% ^ G% O- {: l
记者:对政策出台前签订的出口合同是否和去年一样设有过渡性政策? ( j! I3 L6 ^' B" m9 ] " L: X) r3 e" x4 |: E; M 答:2006年9月,财政部曾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通知》,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了调整。当时考虑到政策调整的品种较多,涉及面较大,一些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在价格上难以更改,为减少企业损失,保证政策的平稳过渡,特别规定了三个月的过渡期,即对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并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出口合同备案的,可以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 G2 w" Z- O- k; R6 J. |" Q/ Q' u4 k9 ^8 V
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假合同,影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鉴于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考虑到去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设置过渡期出现的问题,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0 O d- n& l( T2 p
, s3 K7 y; a& W1 B
但是,为了让企业有提前准备的时间,这次将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一定时间对社会公布。同时,考虑到一些造船合同和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期限较长,价格难以调整,因此,规定对此前已经签订的船舶出口合同和工程中标或已经签订的价格上不能更改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涉及的出口设备和建材,于2007年7月20日前在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 O" A* i8 u$ }0 K
6 i) z% X6 O. |7 Z
记者:这次政策调整会对我国外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c7 S v8 J% n 1 n2 ^* x1 k! l G4 S3 W 答: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17%、13%、11%、8%和5%五档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0 H- R* F7 h9 ~; U
. {! b( V4 h$ V9 ?! e- ?8 v6 u5 W 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我国相关出口商品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会对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这次在政策设计时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释放了国家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引导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 & `4 Y; a( n. L V' O9 O3 ^3 c/ P' q1 n: O/ Q
因此,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和全民的长远利益。总体上看,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适中,并且重点在于结构调整,不会对正常外贸出口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 A% t( M( s* [0 l% K# I8 U . L, N# ?; _9 U.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