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前阶段市场判断存在下面三大误区:
( p3 j" @7 Q t. }7 n
7 n# F' X% a. b, P- q+ V 1、在供应方面误判:人为和过早地定下“增产”结论。五月份黄山会议公布今年将增产20%的信息,人为地定下了今年松香将“大增产、大降价”的基调,事实上进入产脂旺季厂家才发现,前期总体松脂是减产的,有的减幅还比较大,目前双方才逐步了解和认同今年起码不会增产的事实。5 p& j4 E* I( R3 b
$ J3 Q; V1 V1 r. k/ q* d
2、在操作方面误判:偏离供求,害怕风险,无量降价,自乱阵脚。其实前阶段市场呈现出两大特点,即“高价位”和“低库存”,大家更多考虑高价位存在的经营风险,反而对上下游库存空虚没有足够重视。双方形成了“以规避风险为主调,以无松香库存为荣耀,以汽车跑货为潮流”的共识和做法,违背了“无脂不稳,无香必慌”的基本规律,进而两次打压价格失败,导致前阶段赌低价单的交不起货,由此引发信用危机和产生严重亏损。4 K* M5 a( W/ z
4 S; v, b- D. k6 I' Y
3、在需求方面误判:夸大高价位会大幅减少下游用量。从1~7月份松香和深加工产品出口数据表明,事实上高价位对国外市场需求并没减少,同样随着国内GDP年内预期8%增幅,预料国内市场需求也没太大变化,松香用量也不会减少。! m- b4 D& O7 e, M5 G+ {( Q9 U, `
1 C* F! I3 ~: u8 }) Q9 p2 C
基本结论:上述误判只不过是利益集团设定的圈套,完全偏离市场供求轨道,使双方步入“心态决定市场”的误区,引领大家在决策上反复失误,没有“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供求变化时机,纯属是人为干预和违反市场规律的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