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佤族少年务工被骗流落新余 + e m, v! e! w7 s* O6 ?
大江网 2006-07-17 5 w5 Y" j5 G) n {
本报记者与热心市民携手相助 新余救助站已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8 [# S' O( }% q
两名务工被骗的15岁佤族少年
5 n+ m" g+ V" q& f& v3 ~/ d" P3 h$ g+ U
两名云南佤族少年被骗至江西务工,机智逃脱后,因身无分文流落新余街头。昨日,饥饿疲惫、饱受惊吓的两名少年在本报记者和新余市民的热心帮助下,在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2 J% E O- M4 G5 H
. u) B" p0 {% Z
当日上午,在新余市火车站广场开副食店的胡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称有两名少年在广场已流浪多日,因无钱吃饭,天天饿着肚子睡在广场上,非常可怜。记者迅速赶到现场,在胡女士的指引下,找到了正蜷缩于广场一角的两名少年。6 S+ X Y1 t; z3 W( i
$ ~, ]. X3 t' {; m- S
虽然天气炎热,但两少年还身着春秋衫,脚上的球鞋也破裂开口。见到记者,两名少年神情很是惊慌,在记者和胡女士的耐心安抚下,两人才渐渐消除恐惧。经了解,两名少年是云南省临海市沧源县人,佤族,现年15岁。
9 N& ?5 y! i( q
0 \) u$ |. B4 p+ x# p, C 据称,20余天前,一名约40岁的中年妇女来到少年家乡,以每月500元工资并包吃包住的“优厚条件”,游说村民随她出去务工。就这样,两名少年瞒着父母和几名同乡一起,跟随中年妇女来到我省峡江县,专门制作松香。
: h# @# F' \ R% p+ x. E: p9 P( E, D d
由于务工场所条件恶劣,活重且时间长,稍有不从还挨打,不堪忍受的两少年欲领工钱回家,但老板以将工钱转交介绍他们来的中年妇女为由,拒绝支付工资。就这样,口袋空空的两少年从峡江县步行一天抵达新余,因身无分文,只好流落于火车站广场。好心的胡女士见状,给两人买来食物,并给记者打电话。
" N* L( c1 ~2 k$ d+ G
6 d$ b+ o, N9 H4 V3 Y, f# Y& G7 U9 [ 记者与新余市救助站取得联系后,救助站工作人员随即赶到现场。简单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称他们会先把两人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再与当地民政部门取得联系。至记者发稿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和两名少年的家人取得了联系9 O+ |4 n k0 A9 P6 j( G* c
|
|